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創新的教育之道
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學得有效率?

  在科技日行千里的今天,教育者如何採行創新的教育模式?學習者如何學得更有效率?本書將提出創新學習與教育的做法,以光學神經網路模擬人類生物神經網路(人腦),探討神經網路的聯想記憶行為,並解說督導式學習以及非督導式(自修)學習方式,從而導引出學習的藝術,包含聯想、認知、創造性等學習方式,讓您發揮神經網路與生俱來的能力,找到學習的真樂趣。

  瞭解神經網路的侷限與潛力,讓你和天賦互相找到對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振寰


  賓州州立大學電機系的Evan Pugh講座教授、榮譽退休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榮譽教授。曾出版著作及合著10本光學工程教科書以及參考書、4本光學專輯、超過300篇的期刊論文,超過250篇的會議論文、編輯兩本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里程碑叢書、並共同編輯超過25本會議論文集。其中光學工程教科書以及本書都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包俄語、中文、日文、西班牙文與韓文版本。

編譯者簡介

陳柏儒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碩士

劉仁崇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

林俊華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

許育銘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碩士

呂哲宇

  國立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碩士

許根玉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教授

 

目錄

動機
前言
譯者序

1 教育的一些常識
2 神經網路
3 神經網路與數位電腦的主要差異
4 以聯想記憶為基礎的神經網路
5 人工神經網路的運作
6 神經網路的聯想記憶
7 神經網路的督導式與非督導式(自修式)學習模式
8 認知學習:理解的藝術
9 化繁為簡的學習藝術:學基礎性的東西
10 資訊形式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11 大腦(生物神經網路)的可塑性及適應性
12 創新的教育
13 尋找創新的教育
14 分享一些想法
15 教育的領導階層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01919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4.8 x 21 x 0.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神經網路的督導式與非督導式學習模式(摘錄)
 
讀研究所時,很多課我都沒修(督導式學習),有的是因選課時,選課人數已滿而無法選到,有的是我沒時間選修,有的是我不敢去選。即便那時大家都認為選越多課,表示對畢業後的工作有更充足準備。但即便我有時間修,實際上也不可能修完所有的課。
 
不管怎麼說,我不認同大家認為修課越多就表示就業準備越充足的觀念。我的感覺是─我們不能只是做一個「專業的修課生」。如同我之前提的, 生物神經網路(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也就是我們的大腦)並非為了記憶大量資訊而生(一個學期修太多課),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我們的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終生學習不應該只是限制在修課上面,我們應該可以自我學習(也就是非督導式學習)。
 
我的一些同事知道我從沒修過光學、訊息理論、通訊原理、機率、隨機過程或抽象數學,但我卻寫過許多關於光學與光子學的書籍、論文與著作,還有在訊息與通訊理論的領域中出過一些論文與著作,也寫過幾篇將隨機模型應用於夜視裝置上光子分布的論文,以及照相時的雜訊分布等等。他們不免疑惑,到底我是如何在沒有修過這些課程的情況下做到的?答案很簡單,我是自學的(也就是非督導式學習)。我的經驗是「自學比起實際修課要來的有趣及有效」。既沒有壓力,也沒有考試(學生最痛恨與恐懼的經驗),而且有效率!
 
為什麼自學會更有效率?其中一個答案是我們的神經網路有能力藉由某些學習規則以及過去的經驗去篩選教材的本質,像是其基本要點與重要意義等。相比之下,修課時我們必須要記住很多細節與複雜處,但這些我們都忘的很快。修課時如果沒有用心在細節與複雜之處,可能無法通過考試而被當掉,導致實際修課與自修相較起來要花費更多時間。
 

 

 

 

當我們談及手機應用商店的時候,不同的品牌用戶會說出不同的名字,或是華為應用商店,或是小米應用商店…… 但是當海外用戶談起手機應用商店的時候,無關品牌,只有谷歌,是的,只有谷歌。谷歌幾乎壟斷了中國以外的所有智慧型手機應用商店,谷歌地圖、谷歌搜索、谷歌Mail……如果一家手機品牌脫離了谷歌應用商店,那麼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其智慧型手機產品在海外只會淪為一塊板磚。 ... 關於市場,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過:90%還不夠,我想要更多。而這句話也被看作是壟斷的最好詮釋,當一個企業在一個行業處於絕對壟斷地位的時候,那麼往往就會長生罪惡的種子,對於谷歌而言,亦是如此,儘管谷歌似乎並沒有那麼邪惡。但是,當面臨外界非市場壓力時,谷歌也不得不宣布停止對華為等廠商的軟體供應,這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斬斷了華為智慧型手機的海外市場之路。 ... 面對這種處境,華為推出了自家的應用生態系統HMS,全稱為Huawei Mobile Services,是華為雲服務的合集,包含華為帳號、應用內支付、華為推送服務、華為雲盤服務、華為廣告服務、消息服務、付費下載服務、快應用等服務,並持續高額投入,並計劃在今年2月24提推出旗下首款搭載HMS的智慧型手機榮耀V30系列,目前HMS生態吸引的開發者也從之前的91萬增加到了130萬,AppGallery應用商店的月活用戶超過 4 億,已經有5.5萬個APP上架。我們不去討論HMS在歐洲是否會被用戶所接受與認可,但這至少已經是一種姿態與挑戰, ... 對於華為而言,HMS或許有些許無奈,而對於小米、OPPO、vivo來說,或許更多的是未雨綢繆。2019年8月19日,小米、OPPO、vivo三大國產手機巨頭首次聯手共同官宣,聯合成立"互傳聯盟",旨在實現跨品牌一鍵互傳,首次打通了國產手機之間的品牌壁壘。 ... 而幾乎也是同一時間,小米、OPPO、vivo聯合成立了全球開發商服務聯盟(GDSA),致力於為全球開發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內容分發,開發支持,營銷運營,品牌推廣和流量貨幣化。這些服務可幫助開發人員提高其品牌知名度,並獲得大量的高質量用戶和流量獲利。目前服務已覆蓋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等九個國家和地區。 ... 毫無疑問,華為、小米、OPPO、vivo這些來自中國的智慧型手機超級巨頭正在努力與谷歌分離,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他們都在試圖尋求掰開谷歌扼在自己咽喉的無形的手。那麼中國手機品牌永久性放棄谷歌應用商店會怎麼樣呢?我們不妨看看吧! 用時間換得市場,與谷歌正面抗衡 從前面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全球開發商服務聯盟(GDSA)服務已覆蓋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等九個國家和地區,具體說來目前支持的應用程式、免費遊戲、付費遊戲的地區集中在東亞與東南亞,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歐洲地區則有俄羅斯聯邦和西班牙。雖然緩慢,但一切才剛剛開始。 ...... 除了GDSA,華為也在歐洲、俄羅斯、中東等地區大力推廣HMS,比如在俄羅斯投入 1000 萬美元吸引當地的開發者,再比如和土耳其電信公司 Turkcell達成協議,計劃銷售 100 萬部基於 HMS 的智慧型手機;再比如在荷蘭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繼續呼籲歐洲的開發者加入到 HMS 生態中來,意圖在歐洲撕開 GMS 生態的口子。 ... 不論是GDSA還是HMS,其都將與谷歌應用商店割裂開來,只不過一切才剛剛開始,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中國智慧型手機巨頭TOP完成所有產品的集體布局,這會意味著什麼呢?或許2019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能夠說明一些問題,我們以IDC的報告作為參考來簡單看看。 2019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2.4億臺,小米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25億臺,OPPO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14億臺,雖然vivo沒有進入全球TOP5,但是vivo的出貨量僅落後於OPPO,其出貨量也在1億臺以上。換句話說,中國智慧型手機TOP 4品牌的總出貨量大約在5.8億臺左右,要知道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也不過13.7億臺,再加上聯想、魅族、中興等第二梯隊品牌,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理論上應該在6.5億臺以上,幾乎占到了全球一半的市場份額,可謂半壁江山。 ... 如果我們除去中國本土的出貨量,也就是3.3臺,那麼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海外的出貨量約為3.2億臺左右,其中華為、小米、OPPO、vivo的出貨量應該在2.8億臺左右。試想一下,如果這2.85億用戶中集體轉向中國手機廠商提供的應用商店,那麼這將對谷歌的生態應用造成沉重打擊,而這只是第一步。 一旦谷歌的生態應用遭到打擊,這意味著谷歌將會失去大量來自谷歌應用商店的現金流,而最關鍵的在於一旦這些用戶集體掉頭轉向中國廠商的應用商店,那麼谷歌將會失去這一部分用戶的數據流,從而導致其在部分應用上數據受限,進而影響到整個谷歌應用生態的布局。 ... 開發行業競爭加劇,用戶、開發者受益 據估計,到2022年全球應用經濟的規模將從2017年的820億美元增長至1570億美元,而最大的受益者毫無疑問是蘋果和谷歌,原因是蘋果和谷歌分別對iPhone和使用谷歌應用商店的安卓手機(實際上是中國市場以外的幾乎所有安卓設備)上產生的訂閱和應用內購買收入抽成30%,而對於這樣的抽成比例一直讓開發商頗為不滿,Netflix、視頻遊戲生產商Epic Games和Valve等公司曾經對此多次抱怨,並試圖繞過兩大科技巨頭的應用商店。 ... 那麼HMS、GDSA的出現意味著什麼?我們可以這麼想,如果HMS、GDSA想和谷歌正面抗衡,那麼HMS、GDSA就必須讓利開發者,是的,降低抽成比例,比如15%而非30%,留給開發者更多的資金用來進行應用程式發開發;當然,谷歌也可能會全面跟進,向平臺提供更多的資源與資金扶持,與來自中國的HMS、GDSA進行抗衡。但不論是哪種結果,用戶、開發者都會成為最大受益者。 全球手機大哥三星會怎麼做? 作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三星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近乎3億臺,而在過去多年,三星在軟體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自主研發OS系統,比如我們熟知的Tizen OS系統,據悉目前全球搭載Tizen OS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已經超過了2000萬部,儘管進程緩慢但三星一直在做,而目前三星智能手錶、智能電視都在一步步普及Tizen OS系統。 ...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中國手機品牌放棄使用谷歌應用商店,那麼三星將會成為谷歌應用商店最大,也是為數不多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畢竟類似於索尼,LG,即便加上谷歌自家手機的市場份額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這意味著三星將會與谷歌形成牽制關係。 說的直白點,三星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與谷歌進行討價還價,谷歌或許會為此進行讓步,而且別忘了三星自己本身也有應用商店Galaxy Store。如果三星覺得和谷歌合作的不爽,那麼三星完全有可能自己單幹,畢竟手握3億用戶,三星真的可以興風作浪。 廠商割裂會是安卓的終結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華為、小米、OPPO、vivo,甚至三星與谷歌應用商店割裂,這會是安卓的終結嗎?答案我想或許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事實上,國際各路媒體、機構、開發者並不看好華為HMS,畢竟"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相比之下其認為全球應用商店或許會形成iOS、GDSA/Galaxy應用商店、谷歌應用商店三個陣營。但是別忘了,這些應用商店都是要建立在谷歌的安卓系統上的,如果谷歌釜底抽薪,恐怕大家都會難受,所以想要改變這一格局,或許我們需要的最根本是改變底層。 ...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個有趣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等待並觀察這盤科技大棋,為中國科技企業加油,未來已來,他日旌旗必豎立東方。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jEoxnRP.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1751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后里短髮造型推薦推薦髮廊大肚霧感流行髮色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北屯不經意微捲髮專業剪髮推薦髮廊潭子雙色全染推薦染髮店
大肚LOB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太平洋SOGO附近霧感染髮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韓式氣墊燙台中燙髮推薦和平韓系明星髮型風格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北屯短瀏海飛機頭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Dcard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梧棲油頭造型推薦髮廊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神岡油頭的露額側分髮型 台中北區染髮推薦台灣大道附近耳下三公分修剪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綠園道附近雙色全染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男士理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好物都在這邊 的頭像
    好物都在這邊

    好物都在這邊

    好物都在這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